向「老友宅醫」團隊免費諮詢

宅醫學堂 >> 心理篇

【宅醫心理篇學堂】
長期照護病患,照顧者心理篇(二)

照顧年長或生病的爸媽或有失能障礙的人,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,而是一件非常辛苦、吃力不討好的事情。一開始,一定會面臨困難與挑戰,大部分的照顧者又都不是專業醫療人員,其身心壓力之大可想而知,照護者若壓力太高,對自己和被照顧的患者,都將造成傷害。

1. 不要壓抑感覺

壞情緒是會累積的,我們必須正視它。可以和朋友或醫師談談,說出心裡的感覺,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:透過他們的傾聽、支持和關心,照顧者在敘述的過程中,不僅宣洩了情緒,同時也逐漸釐清了自己的困惑,有助於找出問題的癥結,想出更好的解決方法。

2. 要好好照顧自己

照護者經常將自己奉獻給需要被照顧的人,忽路了自己的身心健康,但是,唯有健康的照顧者才能給予被照顧的人更好的照顧。因此,照護者應多多關心自己。必要時可以和他人輪流照顧,獲得緩衝的時間與空間。有時間多放鬆、多運動、參與休閒活動(如逛街、看電影或聽音樂等)或適當的休息,都有助於因消除整日守候患者積累的身心壓力。

3. 做個有知識的照護者

因疾病的不同,照顧者往往需要學習不同的照顧技巧和能力。照顧者應主動參加「病友協會」以獲得許多照顧技巧與建議,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,在處理照顧上的問題更加得心應手。此外,照顧者應尋找可利用的資源,如成人日間照顧、居家協助、送餐服務,甚至是寧養服務等︰如有疑惑可詢問醫師和社工,或上網搜尋相關的組織團體。

4. 不要一個人承擔所有責任

長期照護工作需要大家一起分擔。許多照顧者認為自己可以獨自負擔所有的照顧責任,因而忽略或特意不和家人討論,但隨著被照顧者的逐漸失能,照護工作會逐漸超出照顧者原本可以負擔的範圍。因此,照顧者應主動與家人、朋友講通,讓大家一起參與照護工作。

5. 有負面情緒時應立即尋求幫助

孤軍奮門很容易讓照顧者精疲力竭,應勇尋求各種協助。當察覺自己有了因照顧壓力所起的「負面情緒」時,應向專業的精神科或社工、心理治療師尋求協助,透過諮商與心理治療的方法,減輕不偷快的情緒。必要時醫生會視情况開適當藥物來緩解症狀,若照顧者的情緒並非諮商輔導或藥物所能解決時,應和家人一起向專業醫療人員求助嗎,進行「家庭諮商治療」。

6. 藉助信仰跟靈性的力量

很多人表示通過信仰能得到無形力量。信仰,是一種靈性的需求,心的力量的確能撫慰許多受苦的人。

7. 參加照顧者支持團體

許多醫院或相關病友團體都有照顧者支持團體,透過參與團體舉辦的活動,照顧者會發現自己並不孤單,照顧者之間彼此分享照顧過程的情緒、經驗,討論照顧上的種種難題,互相提供資訊、分享喜悅、勉勵打氣。並且透過專業人員的指導,照顧者可以學習到如何紓解壓力和管理情緒。可以上網尋找相關團體資料,選擇自己方便參加的地點。

8. 做好法律及財務計畫

請教律師及討論有關生前遺囑、財產信託、未來長期醫療照護、房屋居住及其他重要問題。提前做好計劃可避免日後面臨突發狀況時的不知所措。家屬常常都避談上述事情或做上述準備,因而導致照護過程中銜接的不順利,可能會帶來更多的紛爭,降低照護的品質。

9. 不要有超乎現實的期待

照護者常會有「即使費盡努力和心思,仍然沒有明顯的成果」的感嘆。事實上多數患者將隨著老化以及疾病的影響,逐漸出現失能或惡化等病況,因此,照顧者必須對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了解,不要抱有超乎現實的期待。

10. 不要一直心存內疚感

記住你的付出︰每個人都是平凡的人,都可能失去耐心,都可能灰心沮喪。記住,自己已經盡了最大的能力了,記住自己為患者做的事,不要老想沒為他做的事。做為一個照顧者的確不容易,我們不應該感到過分內疚。能夠做到長期陪伴在需要你的人身邊,這是一件令人驕傲且溫暖的事。

總結

若照顧者感覺自己壓力太高可以找專業專隊協助,「老友宅醫」康復檔案管理員會根據每位患者的身體狀況建立檔案,整合跨專業服務協調,通過綜合治療幫助照顧者恢復身心健康,上門團隊包括︰中西醫、護士、物理治療師、職業治療師、言語治療師、心理學家、社工等。

宅醫學堂 >> 心理篇

【宅醫心理篇學堂】
長期照護病患,照顧者心理篇(一)

照顧年長或生病的爸媽或有失能障礙的人,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,而是一件非常辛苦、吃力不討好的事情。一開始,一定會面臨困難與挑戰,大部分的照顧者又都不是專業醫療人員,其身心壓力之大可想而知,照護者若壓力太高,對自己和被照顧的患者,都將造成傷害。

壓力常見的十大徵兆

憤怒

對被照顧者或其他相關的人員感到憤怒;對目前欠缺有效或徹底根治疾病的方法感到憤怒;對於沒有提早發現疾病感到憤怒;對他人的不諒解而感到憤怒,對自己感到債怒等。

否認

無法接受此疾病及疾病對於患者的影響。

退縮

照顧患者之後,缺乏與朋友相聚機會, 或不再參加以前喜歡的活動。

失眠

不停地憂心各種事情, 變得難以入睡或容易驚醒,隔日昏昏沉沉, 沒有完全清醒的感覺。

焦慮

對於生活中各事物和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感到焦慮和不安。

筋疲力盡

感到自己被耗盡掏空,連日常 生活的小事也無法完成和調節壓力。

 

沮喪

對現況感到沮喪,沒有信心,且影響到原本處理事情的能力。

煩躁

變得容易發脾氣,情緒不穩定,無法安定下來。

健康問題

因擔任照顧者角色, 進而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, 如肌腱發炎、腰酸背痛和胃漬瘍等。

注意力不集中

常常憂心,無法專注,導致原本可以勝任的事情無法順利完成。

 

總結

若照顧者感覺自己壓力太高可以找專業專隊協助,「老友宅醫」康復檔案管理員會根據每位患者的身體狀況建立檔案,整合跨專業服務協調,通過綜合治療幫助照顧者恢復身心健康,上門團隊包括︰中西醫、護士、物理治療師、職業治療師、言語治療師、心理學家、社工等。

宅醫學堂 >> 心理篇

【宅醫心理篇學堂】
如何面對家中老人難相處的一面

每個人都會變老,這除了是一種自然現象外,在心理層面造成的影響力也是很大的。透過和長輩們的互動,我們不僅看見了長輩們現階段脆弱的一面,也在長輩們身上學習到許多人生智慧。在長者變老的過程中,家人們要給予支持與陪伴、增加溝通和換位思考,和他們一起面對困難,一起解決問題。

Tip:先評估父母所涉風險程度,若屬高風險,你要嘗試介入;若無法自行評估,建議請求專家協助。

老人家拒絕改變?

多數人都以自己的獨立精神與自主生活為傲,老人家也是一樣。 他們可能對某些事情的看法與子女不同,就像你有時也不贊成小孩或朋友的意見。老人家不希望別人來告訴他們該怎麼做。 當然這不能完全怪老人,畢竟現在這個時代變化太快,幾乎每隔幾年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。年輕人要跟上時代尚且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,何況老人?慢慢了解他們,再耐心說服他們,切忌急躁及發脾氣。

老人家拒絕聽從子女安排

隨著年齡增長,包括眼力、聽力、活力、行動力也會隨之減弱,老人家仍盡最大努力適應一切,遲緩是在所難免的。當孩子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老人身上,他們當然會覺得不太愉快。畢竟要慢慢接受逐漸流逝的時間和精力,已經足夠令其心煩。 老人愛面子,最糟糕的一面常保留給最親近的人,也就是家庭成員。子女在照顧老人上需要多一些耐心。

容易挫折的老人

大多數表現異常的老年人,內心都有挫折感。他們經歷著身體衰老的過程,被慢性病痛折磨著,看著配偶或者朋友離世,經常面對生離死別。他們漸漸失去記憶,身體技能下降,不能控制大小便等令人難堪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。另外,罹患凝呆症和阿爾茨海默氏病的老人,也會有以上症狀,也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。 子女這時應當忘卻不如意的事,關注身邊的人和事積極的一面,忽視負面的東西。

拒絕外來者的照顧

有些老人會拒絕外來者的照顧,誤認為是家人不想或不願照顧他們,因為自己已經失去價值 。此時需要子女不斷的安慰,瞭解老人恐懼和脆弱的心理,與他們深入溝通。長則可能需要幾個月說服他們。另一種策略是從小做起 ,問老人能否「試試看」讓保健護士一週上門一天工作幾個小時,待其適應後,逐漸分擔照顧老人的責任。

面對什麼都不滿意的父母

一個嫌東嫌西的父母讓人很難招架,你會本能地想自衛或反擊,這麼一來,父母的攻擊力道加強,你也不假辭色地還擊,於是開啟了一場沒有贏家的戰事,彼此只有更加氣惱與受傷。子女先別急著動怒,深呼吸,吞下那些刻薄的語句。了解父母其實身不由己,抗拒行為反映的是其嚴重缺乏自信的深層心理,為了驅走這種自卑,父母放大了周圍人的缺點和不足,此時他們陷在一種唯我獨尊的意識形態中,總是贬低旁人,尤其是最親近的人。

缺乏社交生活
和個人興趣

人類面對歲月會有一種無力感,這是誰都避免不了的。長輩很難像年輕人一樣有足夠的社交生活,一把年紀還能無病無痛健在的朋友寥寥無幾。社交生活的廣乏,連帶內心世界的貧瘠,他們只能在家拿着遥控器亂轉打發時間,生活沒有正常的出口軌道,當然把焦點放在後輩身上。我們要努力提高老人的生活品質,擴寬他們的社交空間,常常同他們聊天並介紹一些新鮮事物,這是做子女的責任。

尋找存在感

長輩喜歡追憶當年的豐功偉績,所以總是喋喋不休地對後輩提起,這一點相信大多數人都有同感。不僅僅長輩會有這種心理,其實這是人類的天性使然。只要失去對生命的熱情,失去了自己的戰場,又不願意承認自己觀念過時,不願意正視內心的黑暗面,改進這種自卑衍生出來的自我防衛,很容易讓他們跟晚輩產生相處上的摩擦。身為子女,不妨卸下武裝,用理解的態度與他們相處。

為什麼愛囤積物品

有些老人喜愛囤積東西,而且通常不讓他們隨便碰觸,一草一線都當成寶物。這時子女處於兩難的地步︰幫助老人積舊物,家裡就成了垃圾堆;如果隨意處置和扔掉,勢必會引起雙方的爭執。老人有這種異常行為,反映出其內心的焦慮與抑鬱,他們過度關注細微的東西,害怕失去財產或失去與過去有關的物 品。專家建議子女不要助長老人積舊物的習氣,聯繫家裡其他人或朋友共同抵制,該的扔的,快刀斬亂麻。

過度節儉的老人

首先,我們承認節儉是一種美德,但過度節儉不一 定是好事,特別是在吃飯方面尤其不能過度節儉。老人因 為經歷過最貧困的時代,有可能養成節儉成癖的習慣。 子女要積極地教育老人:「現在的生活非常好,我們有錢來養活您,您自己也有您的退休工資,這些錢您要合理分配,把它花出去,要享受生活。」

寸步不離的老人

寸步不能離開的老人,完全依賴家人的照顧。一邊發脾氣, 一邊需要家人時刻守護在身邊,離開就不行。面對此種情況 ,建議尋求其他家庭成員或專業護理人員的幫助,鼓勵老人參與社會活動,經常與老朋友聯繫,發展自己的愛好和社交圈子。

總 結

照顧壞脾氣的老人,除了採納心理學家提供的策略之外,需要子女給予足夠的耐心、爱心和孝心。回憶自己成長路上,感念父母無私的付出,在照顧老年父母上可能會更釋然些。

免費諮詢